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304 学科级别: 二级
一 学科简介(500字)及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道路与铁路工程、交通规划与理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个二级学科。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是1986年(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首个硕士授权点。本学科具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湖湘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1人。该学科有交通部第一批重点投资建设的“汽车运用工程实验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大型结构碰撞实验室”。2002年被列为湖南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拥有“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车辆轻量化及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在汽车安全与车路协同技术、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汽车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辆零部件创新设计和制造技术等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科研与实验条件。近年来,已获得部省级奖励4项,科研成果转让3项,发表论文100多篇。
序号 |
研究方向 |
1 |
汽车安全智能化方法 |
2 |
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研究 |
3 |
工程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4 |
汽车控制理论与技术 |
5 |
结构安全技术、结构动力学及优化设计 |
6 |
车辆运行安全与效率 |
二 培养目标
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合作精神,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工程测试、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的先进方法,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掌握两门外语,其中一门能熟练应用。身心健康,可在本学科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或从事专门技术工作和高层次技术管理等工作。
三 培养方式
以学术研究为主,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术研讨及交流,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行导师组制度,支持跨学科培养。
四 学制与学分
1.学制为3年,硕博连读生基本学制为 5 年(其中博士研究阶段不少于3 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
2.第一学期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要求不少于2年。
3.最低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总学分(8学分) |
必修培养环节学分 (4学分) |
学位论文学分(68学分) |
学位课程 |
非学位 课程 |
前沿性学术活动 |
开题报告 |
学位论文 |
公共基础课 |
学科基础课 |
80 |
2 |
2 |
4 |
2 |
2 |
68 |
五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备注 |
学 位 课程 |
公共基础课程 |
G1221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Ⅰ |
必修 |
G1321001 |
英语(博士) |
2 |
Ⅰ |
选修 |
学科基础课程 |
X032001 |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
2 |
I |
至 少 选 1 门 |
X032002 |
结构动力学及拓扑优化 |
2 |
I |
|
|
|
|
|
|
|
|
非 学 位 课 程 |
X032001 |
动态显式有限元方法 |
2 |
I |
至 少 选 2 门 |
X032003 |
内燃机燃烧与排放 |
2 |
I |
X032004 |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
2 |
I |
X032005 |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
2 |
I |
X032006 |
柔性结构理论及进展 |
2 |
I |
G1222001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 |
Ⅰ |
必修 环节 |
前沿性学术专题活动 |
|
2 |
I-IV |
|
开题报告 |
|
2 |
III |
|
注:跨学科报考的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硕士骨干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由导师和学院负责检查和审核。
六 必修环节及要求
1.前沿性学术专题活动,计2学分
导师应为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开设1-2门本学科研究方向的前沿性课程,并负责对学生进行考核。
博士生应参加前沿性学术专题活动,内容包括:导师指导下的讨论班活动,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参加访问讲学等。在读期间应参加前沿性学术专题活动,在本学科范围内做学术报告2次以上,至少有1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至少听取5次以上的学术报告。鼓励并资助脱产全日制博士在读期间至少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次。
2.综合考核
博士生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入论文工作前要求进行综合考核。由4-5名教授组成博士生综合考核小组(指导教师可参加考核小组,但不担任考核小组组长),对博士生的思想状况、课程学习、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科研工作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小组对博士生的思想表现、业务学习、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应进行记录,给出评语和考核结论,并交各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未通过综合考核者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2学分
博士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了解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要求查阅中外文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0篇),写出不少于5000字左右的书面报告。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专家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完成。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中期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中期考核未通者,依据相关文件对研究生进行筛选和分流。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安排在第五学期。
博士生应阐述自己目前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成果),拟完成的研究工作(预计获得的成果);如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可能性,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后期工作计划等。
七 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水平、工作量的要求,按照(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
发表论文要求为: 申请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以第二作者且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论文内容必须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或紧密相关),且不能是综述性论文。公开发表的论文标准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关于研究生学位申请人员获得科研成果的规定》。